各位代表:
受区政府委托,现将202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区九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财政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省、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财政改革,充分发挥“收、支、管、调、防”职能作用,推进绩效管理,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财政工作目标圆满完成,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一)辖区财政总收入
2023年,辖区财政总收入完成794029万元。其中:中央级收入601572万元,省级收入39609万元,市级收入92557万元,区级收入60291万元。
(二)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区级收入完成60291万元,增长26.4%,超收11291万元。其中:税收收入34057万元,非税收入26234万元,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49%。
支出方面: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88958万元,占预算的99.98%。按照主要支出科目划分:①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3405万元,占预算的97.44%;②公共安全支出1926万元,占预算的113.56%;③教育支出37522万元,占预算的96.68%;④科学技术支出426万元,占预算的116.39%;⑤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492万元,占预算的104.4%;⑥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7769万元,占预算的95.43%;⑦卫生健康支出23018万元,占预算的109.45%;⑧节能环保支出7089万元,占预算的88.39%;⑨城乡社区支出5827万元,占预算的103.37%;⑩农林水支出4732万元,占预算的113.42%;⑪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4253万元,占预算的114.7%;⑫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418万元,占预算的104.11%;⑬住房保障支出36474万元,占预算的102.22%;⑭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008万元,占预算的86.97%;⑮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03万元,占预算的100%;⑯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50万元,占预算的100%;⑰债务付息支出1071万元,占预算的97.36%;⑱债务发行费用支出10万元。
2023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区级收入完成60291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预计109554万元,政府债券转贷收入9375万元和上年结转37088万元,调入资金2921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607万元,财政收入总计221836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88958万元,上解上级支出预计10727万元,政府债券还本支出450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1291万元,收支相抵,结转结余下年6360万元。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政府性基金收入1737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7906万元和上年结转1674万元,收入总计21317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17940万元,调出资金2000万元,收支相抵,预算执行结转下年1377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5085.78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933.59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3152.19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27754.3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365.29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6389.01万元。
(五)2023年财政重点工作
一是奋力攻坚克难,圆满完成目标任务。2023年,面对经济发展的复杂矛盾和严峻形势,我们积极应对、迎难而上,不断加强财税收入征管各项工作。一是全力抓好区级预算收入,持续关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税种的收入形势分析预判,及时解决收入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保障各项税收应收尽收。二是完善非税收入征管机制,认真梳理缴费清单,加强征缴管理,深挖增收潜力,确保各项非税及时足额入库。三是认真抓好平时财政管理基础性工作,积极对接上级财政部门,及时掌握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方式的新变化,抢抓政策机遇,最大限度争取上级各项政策支持,全年我区争取上级财力补助资金17292万元,为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二是改善民生增福祉,提高群众生活水平。财政始终坚持把保障民生作为首要任务,通过优化支出结构,统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有力地支持了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各项事业的持续发展。①教育投入方面。全面实施教育资助行动,拨付城市中小学公用经费2216.6万元,高中公用经费及免学费923万元,学前教育经费359.39万元,国家助学金补助资金271.21万元,进一步完善了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学生资助体系。②社会保障和就业投入方面。拨付财政补助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2538万元,发放离休费1515.59万元,发放困难群众生活救助资金1855.26万元、优抚对象及退役安置类补助资金4076.82万元,持续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③医疗卫生投入方面。拨付公共卫生类补助资金2957.22万元、城乡居民医疗财政补助资金394.14万元,提高了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满足了群众的健康需求。④住房保障投入方面。全年住房保障支出完成36474万元,有效保障了安居工程建设。
三是深化改革促管理,提升财政治理效能。积极发挥财政改革突破和先导作用,促进财政管理提质增效。一是按照信息公开工作要求,在进一步细化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预决算基础上,扩大公开范围,充实公开内容,进一步提升公开的及时性、完整性和规范性,财政信息透明度进一步提高。二是持续推进陕西财政云“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全面应用,2023年实现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全部在网上编制、网上执行,国有资产管理系统、政府采购系统、工资发放系统成功嵌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三是进一步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将预算绩效管理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建立了“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运行机制。2023年共选取14个部门进行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工作,结合评价结果,合理安排预算,确保使用财政资金“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走深走实取得实效。四是扎实开展“三个年”活动,进一步规范优化财政业务操作流程,对资金申请、专项资金接收拨付、争取资金文件上报、国有资产处置报废等工作流程进行了梳理优化,促进财政各项工作准确高效运行。
四是多措并举守底线,有效防范债务风险。严格落实既定化债举措,加大存量隐性债务化解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完成“拖欠企业账款”化解任务,坚决防止新增隐性债务,健全化债长效机制,同时强化财政库款监控管理,提升财政库款保障水平,增强财政资金保障能力,积极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并按照《陕西省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要求,积极与上级财政部门对接,争取2023年新增一般债券资金6000万元,争取2023年新增政府专项债券资金15000万元,专项用于项目建设及化解拖欠企业账款方面的支出,切实保障了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良好的营商环境。
2023年,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各项支出保障有力。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方面财政增收渠道十分狭窄,另一方面刚性支出逐年增长迅猛、到期债务还本付息等财政支出需求不断膨胀,财政“紧平衡”成为常态,财政收支矛盾不断加剧。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应对,逐步予以解决。
二、2024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4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区委九届八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 发展理念,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深度融入西安—咸阳一体化, 深入推进“四大工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切实稳预期提信心、促改革聚活力、惠民生增福祉、防风险保安全、强党建抓落实,努力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为加快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贡献渭城力量。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综合各方面因素,2024年财政预算安排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安排
收入预算:一般公共预算区级收入63500万元,增长5.3%。上级补助收入63823万元,政府债券转贷收入704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1291万元,上年结转结余6360万元。全区财政收入预计145678万元。
支出预算: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6021万元。按照主要支出科目划分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2543万元;公共安全支出900万元;教育支出30315万元;科学技术支出692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51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0438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3090万元;节能环保支出303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4345万元;农林水支出1076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50万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1733万元;住房保障支出8032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058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2032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05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140万元;预备费支出380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8777万元,政府债券还本支出880万元。全区财政支出预计145678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
2024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2117万元,加上上年结转1377万元,收入总计3494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3494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
2024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29069.02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129.98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6939.04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27389.18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434.76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5954.42万元。
三、2024年财政主要工作
为了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财政任务,财政部门将奋力组织财政收入,大力控制行政成本,规范项目支出管理,加大对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努力推动财政工作再上新台阶,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以开源为基础,落实培育扶持政策,进一步稳住财政收入总盘
一是紧抓税源培育,落实落细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强化税源分析预测,加大重点税源监控和风险管理,切实做到应收尽收。二是紧抓重点领域,突出抓好高质量招商引资、做强园区产业支撑、推动土地挂牌出让等重点工作,推动产业提升,促进财源结构不断优化,持续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三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发挥财政部门优势,联合区级各部门紧跟多维度政策动向,精准把握国家和省、市政策导向、资金投向,找准与渭城区域发展、产业布局、民生需求的契合点,最大限度争取资金、项目、政策支持。四是紧抓有效盘活,加快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各类国有资产盘活利用,通过调剂、出租、处置等多种方式,提升资产盘活利用效率。
(二)以节流为导向,落实“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将中央、省、市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作为财政工作长期坚持的方针,严把预算编制、资产配置、政府采购、预算评审等关口,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原则上所有部门单位不再出台增加当年支出的政策或事项,严防“边压减边增支”。始终将基层“三保”摆在财政工作的最优先位置,将有限的资金用于筑牢兜实基层“三保”工作。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用于“三保”方面的支出为103996万元,确保经济运行秩序和社会大局稳定。
(三)以整合为抓手,落实统筹协调机制,进一步提升财政资金效益
财力越是紧张,统筹越要加强。统筹一切可以统筹的财政资源,形成资金合力,防止出现资金趴账、资产闲置、资源浪费等低效无效的现象。加强部门内资金整合,单位要认真摸排存量资金,依规整合各类存量资金用于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同类资金整合,打破惯性思维,打通资金使用渠道,实施跨部门安排资金。加强财政投资评审管理,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评审机制,促进财政投资提质增效。
(四)以改革为动力,落实零基预算制度,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一是持续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着力打破基数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构建该保必保、应省尽省、讲求绩效的资金安排机制。二是进一步提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运用水平,将基础信息、预算编制、预算调整调剂、预算执行、会计核算、政府采购、绩效管理、资产管理等业务融入预算管理主体流程,实现对预算管理全流程的动态反映和有效控制。三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强化成本效益分析,将绩效理念和方法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进一步健全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绩效问题整改工作机制。
(五)以防风险为重点,落实“发展要安全”要求,进一步筑牢发展安全防线
一是坚持以收定支原则,建立财政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制度,兼顾当前和长远、需要与可能,倡导量入为出、量力而行。进一步硬化预算约束,严格预算执行,确保财政平稳运行。二是扎实做好债务结构优化、债务利息降低等工作,统筹资源资金有效化解存量隐性债务。积极对接特殊再融资债券置换,严格按要求专款专用。强化政府专项债券“借用管还”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穿透式监测,压实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责任,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提高债券项目收益率。严控政府债务增量,严格规范政府投资项目,推进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积极化解债务存量,确保隐性债务只减不增。三是积极履行财会监督主体责任,扎实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切实提升财会监督效能,坚持以查促改,以改促管,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四是抓好问题整改工作,高度重视人大审查监督及各级巡视巡察、审计、督查反馈问题的整改,举一反三,及时堵塞漏洞。五是发扬优良作风,增强业务本领,锤炼打造忠诚干净担当高效的财政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2024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我们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砥砺奋进,为推动渭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实现新跨越贡献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