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泾阳县202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和2024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4年2月20日在泾阳县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泾阳县财政局局长 刘卫安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县202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根据12月份财政收支报表统计,2023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7656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7%,增收4892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75398万元的101.5%。剔除盘活存量资产资金累计完成3024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4%,增收2605万元。
地方财政收入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税收收入完成2242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9%。其中,增值税6689万元,增长61.5%;企业所得税1962万元,下降41.9%;个人所得税386万元,下降32.3%;资源税1275万元,下降62.5%;城市维护建设税1213万元,下降5.5%;房产税777万元,增长17.7%;印花税674万元,增长7.5%;城镇土地使用税518万元,增长9.3%;土地增值税3632万元,增长547.4%;车船税1669万元,下降13.4%;耕地占用税1359万元,增长22.9%;契税2271万元,增长30.4%。非税收入完成5413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96.9%。
2023年,全县地方财政支出完成32830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2%,增支50448万元。
地方财政支出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5639万元,下降6.3%;公共安全支出10045万元,增长0.2%;教育支出50885万元,增长8.3%;科学技术支出457万元,增长5.5%;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637万元,增长34.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5931万元,增长1.3%;卫生健康支出31981万元,增长10.7%;节能环保支出12817万元,增长184.5%;城乡社区支出22194万元,增长174.4%;农林水支出55457万元,下降4.8%;交通运输支出11371万元,增长281.1%;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21204万元,增长240.2%;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74万元,下降63.5%;金融支出40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3313万元,增长25.7%;住房保障支出7509万元,下降14.1%;粮油物资储备支出378万元,下降4.5%;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595万元,增长24.7%;其他支出814万元,增长1380%;债务付息支出2850万元,增长4.3%;债务发行费用支出18万元,增长50%。
2023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365287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357899万元,结转下年支出7388万元,当年净结余为0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3379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5%。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5525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8.2%,减支21666万元。
2023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60181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总计59301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收支总计相抵后,加上上年结余8270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年终结余为9150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由于我县国有企业规模较小,因此暂未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23年上级补助收入6万元,属于中央及省属企业下划人员社会化管理补助资金,调出资金6万元,年终无结余。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53809万元,完成预算的102%。加上上年结余43470万元,收入总计97279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51478万元,完成预算的106.3%,年末滚存结余45801万元。
(五)政府债务限额情况。
2023年,市财政下达我县政府债务限额1943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9870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95600万元)。截至目前全县政府债务余额1829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90096万元,专项债务余额92804万元),未超过市上下达限额,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2023年,财政部门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狠抓财政收支,助力全县经济回升向好。财政部门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前所未有的收支矛盾,与发改、税务、自然资源等部门通力配合,多措并举抓收入,千方百计争资金,县财政在“紧平衡”态势下实现了平稳运行。税收收入较上年增长12.9%,两宗住宅用地市场主体成功摘牌,促进了财政的可持续性,有力服务和保障了全县高质量发展。累计向农村金融机构拨付补贴1330.62万元。发放30余万元电子消费券,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消费作用。落实各项就业补助政策资金1599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贴息193.94万元。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支出3114万元,占比达33.4%。
(二)强化系统观念,集中力量服务中心大局。强化“财政保运转、融资促发展”的工作机制,全年争取上级资金19.88亿元,其中中省专项资金12.28亿元,再融资债券9601万元,新增一般债券9500万元、专项债券2亿元,用于支持交通、城建、水利等项目建设。争取盘活存量政策性贷款3.69亿元,解决五个领域“十大项目”、招商引资企业落地推进资金保障等问题。拨付1669万元,为创建省级高新区、打造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提供资金保障。足额安排冬季清洁取暖运行补贴资金4693.98万元,拨付其他各类生态环保资金20072.29万元,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安排乡村振兴资金13242万元,兑现落实农机具补贴政策资金1712.25万元。全力保障了乡镇教师生活补贴、公务员医保提标等增资政策的落实。
(三)加强资金统筹,“三保”底线坚决兜牢兜实。建立“三保”预算安排日常监控和应急处置机制,严格落实每月15日前发放工资的要求,“三保”足额保障到位。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持续化解隐性债务1688.52万元。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17813万元。积极配合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帮助企业申请国家房地产项目纾困资金12700万元。集中财力保障粮食安全,安排粮食储备及风险基金604.78万元、兑付耕地地力保护资金3036.74万元、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213.45万元。严控新增暂付款规模,消化存量暂付款3497.6万元。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预算执行监督专项行动和重点民生资金专项整治行动,切实维护财经纪律底线。
(四)持续开拓创新,提升财政治理高效规范。按照“先有预算、再有指标、后有支出”的原则,实施预算指标核算管理改革,在市对县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考评中,获得“A”级等次,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得分入围全国前200名,获得财政部通报表彰。坚持问题导向,将预算执行监督作为压实资金监管责任、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抓手,其做法在全省财政工作会进行交流。全面完成农村财务管理一体化系统搭建工作,实现对村级资产、资源、资金的有效监管。对城乡生活垃圾收处特许经营权进行盘活。积极配合推进省市以下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上划资金2383万元。加快国有资产管理和县属国有企业整合、平台公司转型升级,完成两家平台公司职能和机构重组工作。全力搭建政府采购电子化交易平台,开评标新模式。
(五)增进民生福祉,凝心聚力办好民生实事。全年民生支出29.5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达81.5%,其中教育支出增长8.3%、财政科技投入增长5.5%、大气和水污染防治支出增长308%。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理念,一般性支出压减5%,压缩“三公”经费,厉行节约办事业。建立惠民“一卡通”补贴资金发放核查机制,累计发放资金24526.73万元,惠及群众654542人次。发挥“智慧农业保险综合信息监管平台”作用,兑付理赔资金2004.34万元。村级“一事一议”发挥补短板作用,实施财政奖补项目64个,解决群众出行、生活等急难问题。清洁取暖运行补贴标准提高至每采暖季每户最高补贴600元。完成2022年以前退休人员个人部分缴费清退资金1460.92万元。投入防疫专项补助资金4058万元,保障疫情防控转段工作平稳有序。
(六)用好平时考核,激发担当干事创业能力。以落实“三个年”活动为抓手,优化“正负面清单管理的激励机制”,打造“泾诚驿家·为民服务”三级体系建设活动阵地,创建党建+业务特色品牌,提升党建引领项目谋划水平。通过架构“OA”办公系统,资金审批实现了“日报日批”。通过制作财政知识小视频、开展“财政课堂”进机关等活动,让全县上下领导干部了解财政、理解财政、支持财政。组织开展中层以上干部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举办机关作风建设自我剖析交流会、“我把泾阳讲给你听”微视频宣讲等活动,推进财政干部政治素质大提升、业务本领大提升、作风效能大提升。
财政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基础还不牢固,刚性支出有增无减,财政紧平衡状态突出,财政运行对上级补助依靠程度较高。部分单位谋划争取项目主动性不强,预算绩效管理还不够精细,项目支出执行进度慢。一些预算单位对预算绩效管理认识不到位,工作联动性不强,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4年财政预算安排草案
(一)2024年财政工作总体思路。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关键一年,做好财政工作意义重大。全县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县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要求,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财政资金绩效,落实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泾阳贡献财政力量。
(二)一般公共预算安排草案。
2024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计划安排38208万元,同口径增长6.5%(剔除原永乐中学拍卖一次性收入6000万元因素)。加上转移性收入254392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292600万元。
根据“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202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92600万元,其中债务还本支出4183万元,上解支出5119万元;地方财政支出计划安排283298万元,较2023年预算增加2007万元。
全县地方财政支出按功能分类的安排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3287万元;公共安全支出7849万元;教育支出50106万元;科学技术支出448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50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4584万元;卫生健康支出26029万元;节能环保支出7063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7740万元;农林水支出44671万元;交通运输支出5335万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11692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271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2394万元;住房保障支出7930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385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401万元;预备费4900万元;其他支出500万元;债务付息支出3206万元。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草案。
2024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计划安排58608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56308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2000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300万元),转移性收入11559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70167万元。
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则,2024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70167万元,其中债务还本支出1748万元,转移性支出1649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计划安排66770万元(其中,城乡社区支出59384万元,农林水支出617万元,其他支出1822万元,债务付息支出4947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草案。
2024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计划安排2500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计划安排支出5000万元,调出资金20000万元。
(五)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草案。
2024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计划安排61020万元,加上上年结余45801万元,收入总计106821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计划安排55260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8189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7071万元),年末滚存结余51561万元。
三、2024年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
2024年,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锚定高质量运行,奋力交出财政支持县域经济的优异答卷。落实各级促进经济稳中求进的扶持政策,统筹保障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大对产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支持提升企业竞争力。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一区三园”空间布局、高品质建设省级高新区、打造高质量发展主阵地的部署要求,聚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谋划项目、争取资金,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作用,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支持五个领域“十个项目”建设,补齐城乡建设短板。加强农村产业和就业帮扶,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序推进乡村发展和建设。
(二)锚定高标准推进,奋力交出提升财政管理水平的优异答卷。加强财政管理,深入推进财政法治体系建设,加快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加强会计和国有资产管理,积极落实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各项任务。研究出台增收节支具体措施办法,加强收入征收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县级可用财力。厉行节约,树牢过“紧日子”理念,通过压一般、保重点,严控“三公”经费增长,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同时加强财政资源科学统筹和合理分配,督促加快项目实施和资金拨付进度,严防资金趴窝、趴账。
(三)锚定高水平防范,奋力交出防范化解财政风险的优异答卷。始终将“三保”摆在财政工作的最优先位置,建立范围清晰、标准明确、动态调整的“三保”清单制度,筑牢兜实“三保”底线。严格落实既定化债举措,加大存量隐性债务化解力度,坚决防止新增隐性债务,健全化债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及时兑付粮食风险基金、耕地地力保护和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集中财力保障粮食安全。严控新增暂付款规模,加快消化存量暂付款。扎实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切实维护财经纪律底线。
(四)锚定高效能创新,奋力交出不断深化财政改革的优异答卷。对标财政“13556”目标任务,持续创新、务实探索。推进惠民惠农“一卡通”扩面提标和智慧农业保险综合信息平台优化更新,切实发挥助农、帮农作用。继续推动“农财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工作,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提升乡镇财政所就近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深化推进全面预算绩效改革,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全力搭建政府采购电子化交易平台,实现全线上、不见面、零跑腿、降成本的开评标新模式。全面推动盘活存量资产工作取得更好成效。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加快平台公司转型升级。
(五)锚定高站位引领,奋力交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优异答卷。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强化政治引领,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发挥好党建+业务的特色品牌带动作用。强化主体责任,制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监督管理,在资金管理、国有资产管理、政府采购、农村财务等重点领域健全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强化廉洁建设,多措并举建设清廉机关,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打造具有财政特色的机关廉洁文化,营造风清气正氛围。
(六)锚定高层次打造,奋力交出财政干部梯队建设的优异答卷。树立“用干事推出自己,靠干事展示才华”,以业绩论英雄的干部培养导向,提升青年干部为理想奋斗的信心。切实运用《年度目标考核正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考评结果,探索建立“人员能出能进,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增能减”的工作制度。建立财政干部教育培训和结对帮带长效机制,常态化搭建干部学习交流平台。加快锻炼县镇财政干部的综合能力和业务本领,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财政干部人才队伍,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各位代表,风劲帆悬,重任千钧。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依法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坚定信心、接续奋斗、砥砺前行,为谱写泾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财政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