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IPV6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财政资金>县市区预决算及三公经费

​泾阳县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时间: 2023-02-16 11:30:00
来源:
【字体: 打印
索引号 000014349/2023-00341 主题分类 财政
文号 发布机构 泾阳县财政局
公开日期 2023-02-16 11:30:00 有效性
主题词

泾阳县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3年2月12日在泾阳县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泾阳县财政局局长 刘卫安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县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根据12月份财政收支报表统计,2022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

剔除留抵退税调库后完成27637万元,同口径完成预算30690万元的101.13%,增长9%。

地方财政收入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税收收入完成1986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4%。其中,增值税4141万元,下降39%;企业所得税3379万元,下降13.8%;个人所得税570万元,增长46.2%;资源税3397万元,增长16.9%;城市维护建设税1284万元,下降8.7%;房产税660万元,增长76%;印花税627万元,增长7.4%;城镇土地使用税474万元,增长27.4%;土地增值税561万元,下降36.7%;车船税1927万元,增长330.1%;耕地占用税1106万元,增长12.2%;契税1742万元,增长14.8%。非税收入完成776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

2022年,全县地方财政支出完成27786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7%,增支19863万元。

地方财政支出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7368万元,增长27.4%;公共安全支出10028万元,增长48.4%;教育支出46968万元,增长5.9%;科学技术支出433万元,增长95%;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696万元,下降8.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5107万元,增长18.7%;卫生健康支出28898万元,增长6%;节能环保支出4505万元,下降66.2%;城乡社区支出8087万元,增长101.5%;农林水支出58225万元,增长7.4%;交通运输支出2984万元,下降27.2%;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6232万元,增长38.6%;商业服务业等支出477万元,增长55.4%;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2635万元,下降39%;住房保障支出8739万元,下降16.9%;粮油物资储备支出396万元,下降30.9%;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279万元,下降3.3%;债务付息支出2733万元,增长4.3%;债务发行费用支出12万元,下降25%。

2022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295701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290073万元,结转下年支出5628万元,当年净结余为0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736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7.4%。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7692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1.2%,增支26060万元。

2022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71470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总计80324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收支总计相抵后,加上上年结余17191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年终结余为8337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由于我县国有企业规模较小,因此暂未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22年上级补助收入5万元,属于中央及省属企业下划人员社会化管理补助资金,按照要求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使用。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51557万元,完成预算的103.3%。加上上年结余42714万元,收入总计94271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50817万元,完成预算的113.2%,年末滚存结余43454万元。

2022年,市财政下达我县政府债务限额178471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98828万元,专项债务限额79643万元)。截至目前全县政府债务余额156173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83049万元,专项债务余额73124万元),未超过市上下达限额,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2022年,财政部门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落实政策,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采取国库先行垫付资金方式,提高增值税留抵退税时效,累计退税3401万元。减免国有房屋租金146.83万元。拨付企业稳增长及技改等资金1720万元,为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189.5万元。发放“促经济、稳增长”电子消费券7500张。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安排粮食风险基金445万元,兑付耕地地力保护资金3028.6万元、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1122.13万元。为泾汇集团累计注入资产10.74亿元,支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投资建设。

二、多点发力,争取资金取得明显实效。树立靠项目争资金、靠政策争资金、靠试点争资金的理念,坚持“一线+专班”工作机制,用足用好财政金融工具。全年累计争取到位各类专项资金107390万元,较上年增加14209万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500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4993万元。争取陕西省农发行盘活存量国有资产政策性贷款36900万元,推动扩大有效投资。争取塑料垃圾减量项目世界银行贷款,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获得省发改委批复。

三、夯实责任,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将“三保”作为财政支出第一责任,在预算安排和库款拨付方面足额保障。民生支出231254万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83.2%。全年未出现迟发、欠发工资现象。一次性拨付资金4833.1万元,解决已划转到西咸新区人员社保接续问题。拨付资金1497万元落实事业单位绩效奖金政策。将疫情防控必要支出作为“三保”支出重要内容予以保障,拨付疫情防控资金3813万元。教育事业、社会保障和就业累计投入112075万元。拨付乡村振兴资金13192万元,财政绩效评价考核综合打分继续排名全市第一。

四、迎难而上,合力保障财政平稳运行。认真开展收入形势分析,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实现收支平衡。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严把预算追加支出关口,从严从紧控制“三公”经费,全年一般性支出压减5%。累计化解政府隐性债务2514.87万元,完成任务的232%。直达资金做到文到即分配、即下达,督促单位加快形成实际支出。2022年上级下达我县直达资金79765.37万元,分配率100%,实际支出77015.45万元,进度96.6%,位列全市前列。盘活财政存量沉淀资金2445万元,缓解了支出压力,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五、改革创新,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防范农业灾害风险的“智慧农业保险+”改革、提升财政干部作风能力的“正负面清单”改革以及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投资三项改革,入围县委改革办全县优秀改革案例评选。在全县所有部门单位实施预算一体化管理改革,在三渠、云阳镇试点村级“三资”财务管理改革。研究制定跨年度政府采购预算及预采购制度,解决项目前期规划、设计等无预算不能实施招标的问题。将预算执行绩效和支出进度纳入全县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

财政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土地出让收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刚性支出不断增加,新增可用财力有限,财政收支矛盾愈加突出,财政基础管理和预算管理还需加强,过“紧日子”的思想还需进一步树立,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的压力仍然很大。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3年财政预算安排草案

(一)2023年财政工作总体思路。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之年,做好财政工作,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非凡。全县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县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增强履行重大决策部署财政保障能力,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要求,全力兜牢民生底线,做好“三保”和新形势下财政平衡工作,为实现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财力保障,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泾阳贡献财政力量。

(二)一般公共预算安排草案。

2023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计划安排75398万元,同口径增长5%(剔除盘活城区停车特许经营权和泾北农村供水资产形成非税收入46300万元因素)。加上上级补助收入206593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7176万元,上年结余5628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294795万元。

根据“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2023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94795万元,其中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9191万元,上解上级支出4313万元;地方财政支出计划安排281291万元,较2022年预算增加34436万元。

全县地方财政支出按功能分类的安排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852万元;公共安全支出7675万元;教育支出48179万元;科学技术支出303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702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9116万元;卫生健康支出25515万元;节能环保支出678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27650万元;农林水支出43882万元;交通运输支出5707万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14179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88万元;金融支出4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2636万元;住房保障支出8119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434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419万元;预备费2839万元;其他支出390万元;债务付息支出2722万元。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草案。

2023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计划安排64975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2625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2000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350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558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2425万元,上年结余8337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76295万元。

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则,2023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76295万元,其中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2745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计划安排73550万元(其中,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29万元,城乡社区支出67103万元,其他支出2729万元,债务付息支出2487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草案。

2023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计划安排52744万元,加上上年结余44385万元,收入总计97129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计划安排48424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5061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3363万元),年末滚存结余48705万元。

三、2023年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

2023年,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积极组织收入,在提升财政综合实力上实现新突破。继续落实好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和产业扶持政策,增强实体经济活力,将产业优势转为财政收入增长的动力。加强组织收入和动态分析研判、部门联动机制,确保应收尽收。要及早谋划论证包装一批项目,抓紧做好前期工作,明确目标任务,统筹领导力量和相关资源集中抓好争取工作。

(二)优化支出结构,在保障改善民生福祉上达到新水平。

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确保“三保”支出预算不留缺口。保持适当支出强度,支持做好新阶段“保健康、防重症”工作,保障教育、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公益文化、平安建设、提升县城品质等基本民生支出,最大限度用活用好各类资金支持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满足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期盼。

(三)聚焦重点项目,在助推县域经济发展上开启新征程。

围绕县委县政府部署的加快融入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和西安都市圈建设,打造西咸(共管)泾阳临空都市区要求,助力片区开发和园区建设步伐。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支持五大领域“十大工程”项目建设,补齐城乡建设短板。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全力保障粮食安全。

(四)突出提质增效,在推动预算绩效管理上迈上新台阶。

按照“先有预算、再有指标、后有支出”的原则,实施预算指标核算管理改革,全面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加强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政策研究,做细做实基础工作,积极主动与上对接,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深入推进预算绩效改革,严格绩效目标管理,健全绩效评价约束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大资产装入泾汇集团工作力度,支持泾汇集团规范有效运行。

(五)强化风险管控,在落实重大风险防范上展现新作为。

积极稳妥推进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工作,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规范各项融资举债行为,坚决杜绝违法违规融资举债。明确债券申报部门的主体责任,严格按债券申报要求加快项目实施,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发挥债务监管系统作用,对政府性债务、融资平台公司债务进行全生命周期动态跟踪监管。持续推进“三资”管理改革,提升乡镇财政所就近监管的能力和服务水平。

(六)坚持党建引领,在财政干部梯队建设上取得新成效。

强化政治机关意识,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建立财政干部教育培训和结对帮带长效机制,常态化搭建干部学习交流平台。继续完善《泾阳县财政局年度目标考核正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把激励担当作为、凝聚奋进合力的鲜明导向贯穿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继续扎实推动财政干部作风转变和效能提升,着力打造一支团结、务实、廉洁、高效的财政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奋楫扬帆风正劲,勇立潮头逐浪高!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笃行实干、勠力同心、勇毅前行,为全力推动财政工作高质量发展走在前、作表率,为谱写泾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财政努力和贡献!

附件:泾阳县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附表.pdf    

          泾阳县2023年政府财政预算(草案).xls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 咸阳市数据局

网站标识码:6104000004 技术运维电话:029-33123036 网站地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001号

陕ICP备2023008748号-1

咸阳市政府网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