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泉县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3年2月2日在礼泉县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礼泉县财政局局长 陈继华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县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我县实施“十四五”规划、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及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全县财税部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要求,按照“强保障、优支出、防风险”的工作思路,抓好组织收入,强化资金保障,兜牢“三保”底线,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全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2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5595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9552万元,加上留抵退税同口径占全年预算的100%。
收入分大类看:税收收入完成23537万元,同口径占预算23530万元的100.03%。非税收入完成8033万元,占预算8050万元的99.8%。
2022年,全县财政支出累计完成427037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9.8%,较上年增长16.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4228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较上年增长8.9%。
支出分大类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2130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较上年增长5.1%;公共安全支出11580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9.9%,较上年增长10.9%;教育支出58205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较上年增长0.1%;科学技术支出584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7%,较上年增长75.9%;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6322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9.9%,较上年下降3.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5102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较上年增长8.2%;卫生健康支出32589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较上年下降3.3%;节能环保支出7029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城乡社区支出24441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较上年增长65.5%;农林水支出64310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较上年增长31%;交通运输支出16473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9.9%;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4891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9.8%,较上年增长96.9%;商业服务业等支出476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9.2%;金融支出59万元,较上年增长43.9%;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4100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9.8%;住房保障支出12522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较上年增长13.4%;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106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9.6%,较上年增长6.7%;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3223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1%,较上年增长27.9%;国债还本付息支出3431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债务发行费用支出24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其他支出5631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
财政预算执行结果:全年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552万元,上级各项补助收入327002元,新增一般债券转贷收入6059万元,再融资债券收入15747万元,调入资金7238万元,上年结余8703万元,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394301万元。全年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4228万元,上解上级支出4309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5764万元,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394301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总结2022年的工作,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五个方面:
(一)多措并举稳增长,收入任务圆满完成。一年来,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中省市及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政策性结构性减税降费叠加等多重困难,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在持续落实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同时,坚持按季度牵头组织召开财税联席会,以问题为导向,分析研判存在问题和困难的深层次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督促相关征收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征收困难,寻求收入突破点,财政收入结构更趋合理。密切关注财政经济形势变化,以重点税源监控和培植新增财源为基础,持续推进数据管税,强化收入动态监管,进一步掌握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及面临问题,多方协调,切实为企业发展解决实际困难,做到了各项税费应减尽减、应收尽收、及时足额入库。
(二)积极向上多争取,可用财力有效增加。精准把握中省市财政政策,优选精选项目,努力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2022年共向上争取到新增财力性资金2.4亿元,其中:补充县级财力转移支付2.2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和其他退税减税降费转移支付2000万元。协调配合各职能部门,争取到上级专项项目建设补助资金6.2亿元,涉及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厕所革命建设等项目。同时,争取到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6.16亿元,其中:一般债券6059万元,主要安排用于泥河生态治理、住建局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城投公司工业园区双创基地、交通局公路建设等项目;专项债券5.56亿元,主要安排用于住建局城区地下综合管沟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城区集中供热及供水、城投公司城东新区排水管网建设、教育局职教中心产教融合等项目,有力推动了项目建设顺利高效开展。
(三)优化支出强保障,服务发展主动作为。努力克服财力缺口大、刚性支出和新增支出任务艰巨等困难,进一步盘活资金,优化支出结构,加快支出进度,在确保各项支出的同时,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突出重点项目资金保障力度,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疫情防控方面,直接投入疫情防控资金5103万元,第一时间用于全县疫情防控各项支出,确保疫情防控物资及时足额供应到位。债务化解方面,严格政府债务限额管理,通过争取省政府发行的债券额度、压缩一般性支出、盘活存量资金等方式筹集资金偿还债务,法定债务始终处于上级下达的限额范围内,超额完成隐性债务化解任务,累计化解率达到173%。项目建设方面,2022年共安排县本级项目建设资金3亿元,其中:林业局湿地公园建设、植树造林、绿化提升2750万元,交通局312过境公路及高铁站前广场建设、农村公路建设5833万元,住建局建筑节能改造、市政道路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12287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等1700万元,教育基础设施建设1550万元,水利局遗址公园治理项目等1458万元,文体中心建设1200万元,秦创原礼泉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1300万元,文物保护安技防设施提升改造、保障性住房改造、公安基础设施建设等1930万元,有力保障了各项重点支出需要。
(四)统筹财力惠民生,幸福指数持续上升。持续改善民生,不断加大投入,把有限的财力最大限度向民生领域倾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2022年全县“三保”支出 28.24亿元,占年初预算的101.3%,其中:保工资15.78亿元,保基本民生11.4亿元,保运转1.06亿元,做到了应保尽保。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共下达中省市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12亿元,县本级财政配套资金2100万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力推进,成效显著。财政惠民方面,拨付“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208万元,实施项目96个,惠及群众20余万人;通过“一卡通”发放耕地地力保护、城乡低保、群众产业发展、高龄老人生活补助等财政惠民资金3.3亿元。教育医疗方面,投入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资助、营养改善计划、校舍改造等资金6514万元;投入卫生健康、医疗保障等资金1.1亿元。社会保障方面,投入就业补助、稳岗就业技能提升、城乡养老、困难群众救助等资金3.7亿元。通过持续改善民生,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持续上升。
(五)强化监管提绩效,资金效益显著增强。进一步深化政府采购“放管服”改革,强化采购约束,提高政府采购监管水平,全年共完成采购103批次,采购预算金额1.85亿元,节支率3.26%。扎实细致开展财政投资项目评审,全力服务项目建设,全年共完成评审项目57个,评审金额6.27亿元,审减资金7239万元,综合审减率11.5%。强化直达资金监管,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做好直达资金接收、分配、核对等工作,助力资金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按照省市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在全县所有预算部门开展整体支出和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自评的基础上,选取9个单位12个项目、6个部门开展了财政重点绩效评价,进一步扩大了绩效目标的管理范围和资金规模,提高了预算执行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在全市2021年度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评比中,我县位列第三,荣获咸阳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荣誉。
2022年,我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县级财政收入还不稳定,可持续性不强。疫情、经济下行压力以及减税降费政策对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影响较大,新增一次性收入占比较高,县级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还不稳固。二是民生支出中县级负担较重,财政支出压力较大。仅清洁取暖项目县级支出上亿元,高龄老人生活保健补贴三分之二由县级财政负担,还有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农林水等领域都不同程度要求县级财政负担,超出了县级财政的承受能力,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三是可用财力有限。县级财政在保障“三保”支出和其他刚性支出之外,能用于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的资金十分有限,不利于落实上级的各项促经济稳增长政策。
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努力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结合全县经济发展计划,确定2023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过紧日子”和厉行节约,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加强财力保障,兜牢“三保”底线,严肃财经纪律,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提高财政支出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严格债务限额管理,防范化解债务风险,落实减税降费和财政强农惠民政策,促进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基于上述指导思想,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23年财政预算安排如下:
(一)财政收入预算安排
2023年,全县财政预算收入安排为5888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为30885万元,较上年实绩增长4.5%;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为28000万元。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可用财力为342008万元,具体计算如下:当年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885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292303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1014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71289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20000万元),调入资金19045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800万元,减去上解上级支出4055万元,自有财力偿还到期政府债券本金197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可用财力为39293万元,具体计算如下:当年县级政府性基金收入28000万元,加上上级专项收入3000万元,上年结余27338万元,减去调出资金19045万元。
(二)财政支出预算安排
全县财政预算支出安排为38120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为342008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为3920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个人部分预算156004万元,公用部分预算61004万元,预备费预算1700万元,债务付息预算3300万元,上级专项预算120000万元。
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功能分类预算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安排为38890万元,公共安全支出安排为10689万元,教育支出安排为58210万元,科学技术支出安排为585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安排为5836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为71327万元,卫生健康支出安排为32083万元,节能环保支出安排为8492万元,城乡社区支出安排为16561万元,农林水支出安排为59365万元,交通运输支出安排为10206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安排为4285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安排为639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安排为3785万元,住房保障支出安排为11859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安排为1221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安排为2975万元,预备费安排为1700万元,债务付息支出安排为3300万元。
(三)“三保”支出预算安排
全县“三保”支出预算安排27.9亿元,其中:保工资预算安排15.6亿元,保运转预算安排1.08亿元,保基本民生预算安排11.22亿元。
三、2023年财政重点工作
2023年,我们将不断强化预算执行,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应对困难,真抓实干,科学理财,为礼泉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以保收争资为目标,夯实财政收入基础。坚决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强化财政支持保障能力,持续引进有效益、带动性强、税收贡献大的产业和项目,优化税源结构,壮大骨干财源,促进重点产业转型升级,为县域经济发展培植新财源打好基础。以增加收入总量和提高质量为中心,强化征收部门协调联动,细化征管措施,确保重点税种、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税收贡献不断增强。积极协调配合各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好向上“争跑”合力优势,大力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债券,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城镇公路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支出,进一步增强县级可用财力和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二)以预算约束为手段,保障财政支出需求。继续贯彻落实“过紧日子”和厉行节约,坚持量入为出、节用裕民,大力压减非重点、非刚性支出,将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强化“三公”经费预算管理贯穿于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全过程,切实有效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将有限的财政资金花在刀刃上,用在紧要处。严格执行人代会批准的年度预算,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无预算不支出,严控预算外新开支出口子和新增支出项目。切实加强财政库款保障,严格库款管理,做好资金调度,保持合理库款规模,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围绕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聚焦市政基础设施、文化旅游、卫生健康、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优化财政资金配置,全力助推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向好发展。
(三)以守正创新为方向,纵深推进财政改革。在持续做好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投资评审项目扩面等财政改革工作的同时,继续以财政云预算一体化系统为抓手,规范财政资金审批程序,加大财政专项资金监管,加强财政投资项目变更和调整情况审查,全面实现业务衔接一体化、管理流程一体化、数据标准一体化、信息资源一体化。完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设,健全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制度和绩效问题整改责任制,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最大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执行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制度,加强财政风险监测预警,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稳妥化解存量债务,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四)以提质增效为核心,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不断完善财政监管体系,突出对重大项目、财政惠民、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资金落实情况和部门财务管理的监督检查,最大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持续做好预决算公开工作,做到公开内容统一规范、易于查询,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主动配合审计部门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严格会计核算管理,夯实财务基础,确保单位会计资料真实准确,合理合规。切实加强党对县属企业的全面领导,积极配合出台《礼泉县县属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办法》,完善适应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要求和市场竞争需要的选人用人机制;全面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进一步加强单位资产基础管理工作,加快推动已使用在建工程及时转为固定资产,推进资产登记入账;建立国资监管企业资产台账,进一步厘清理顺平台公司架构及各方关系,积极推进企业融资造血功能。
(五)以全面从严治党为引领,加强财政队伍建设。始终坚持党对财政工作全领域、全过程的领导,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为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持续加强政治理论和财会业务知识学习不放松,创新学习机制,提升能力本领,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砥砺党性初心、忠诚履职尽责的思想自觉和实际行动,不断增强新时期财政干部做好财政各项工作的综合能力。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倡廉,层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狠抓源头预防,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改进工作作风,努力锻造一支政治过硬、纪律严明、本领高强的财政干部队伍,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奋力推进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继续深化运用“三项机制”,激发财政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动力,让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得到提拔和重用,不断推动财政事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各位代表,全面做好2023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继续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指导,虚心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奋力谱写礼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有力的财政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