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IPV6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 2017-03-24 09:40:34
来源: 咸阳政务门户网站
作者: 市信息办网宣科朱剑锋
责任编辑: 市信息办网宣科朱剑锋
【字体: 打印

——2017年3月12日在咸阳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咸阳市市长   卫  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及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2016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396.1亿元、增长7.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1.5亿元、增长10.8%,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完成31662元、10481元,增长7.6%、8.2%,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年来,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产业支撑,发展基础更加稳固。工业支柱作用进一步增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达到3549.7亿元、1116.8亿元,增长10.5%、8%。电子信息产业增长31.2%,装备制造、医药、食品、建材、纺织产业分别增长14%、12%、11.3%、14.9%、7.3%,能化产业增速回升到6.2%。农业稳步发展,粮、果、畜、菜总产分别达到187.1万吨、583.4万吨、103.2万吨、443.1万吨。现代服务业加速壮大,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355.5亿元、增长28.4%,万达广场、王府井赛特奥莱开业,苏宁云商建成投运,全市公共网络商品销售额30亿元、增长1.5倍,旅游综合收入319.6亿元、增长17.7%,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1.1%,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88.6亿元、增长14.5%。

二是培育新增长点,转型升级势头强劲。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43.74亿元、增长19.1%,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12.2亿元。170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12.3亿元,超出年计划164.95亿元。投资280亿元的CEC·咸阳8.6代液晶面板项目完成投资120亿元,创造国内同类项目建设速度新纪录;冠捷集团等19户、投资80亿元的配套项目签约落户,电子信息产业加速振兴。双汇肉制品生产线建成投产,优利士羊乳品生产线项目快速推进,食品工业和现代农业互促并进。正泰智能电气西北产业园全产业链聚集发展,装备制造产业迅速壮大。天士力(陕西)医药物流中心建成投产,修正药业开工建设,医药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互联网+”加速融合渗透,新型智慧城市“六个一”工程向纵深推进,我市荣获智慧城市时空云建设全国第二名。高技术产业工业产值达到307.4亿元、增长28.2%,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三是加强城镇建设,城市品质明显提升。大西安(咸阳)文化体育功能区升格为省级经开区,市民文化中心即将建成开放,奥体中心、双照调蓄库建设进展顺利。147个城建项目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北塬一路、平福大道、文林西路西延段、咸通北路等主干道路建成通车,西咸公交卡实现互联互通。渭河生态治理二期立坝蓄水,亮化工程彰显城市魅力。编制上报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和建设规划,地铁1号线二期、西安北客站至机场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省市重点示范镇和文化旅游名镇完成投资21.28亿元。

四是铁腕治理污染,生态建设持续发力。与西安、西咸新区联防联控,主城区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实现清零、2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全部提标改造,8台3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完成淘汰黄标车、老旧车年任务量的115.6%、128%,建筑工地落实“六个100%”防尘措施,冬防期间严格实行“禁土令”,及时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强力推动治污降霾。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巩固提高三年行动扎实推进,渭河水质稳定向好。发动群众监督,严格行政问责,督查督办问题350余起,党政纪处分98人、诫勉谈话141人。完成营造林35.4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505平方公里,发展节水灌溉16.8万亩。

五是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加速释放。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取得阶段性成效,完成煤炭去产能任务,对28户企业实行直供电,停止征收涉企收费十余项,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放管服”改革走在全省前列,率先梳理公布市县两级的权力清单,“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以及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全面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全面完成,国资国企改革、国有林场改革有序推进。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非公经济占比提高到53%。在兰州、西宁、乌鲁木齐等城市举办“丝路行·咸阳主题展会”,化解房地产库存。推动咸纺集团“走出去”,外贸进出口总额30.1亿元。

六是加大民生投入,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存量房安置贫困户4777户,新建安置房已开工建设5290户,18.69万人实现脱贫。30件惠民便民实事完成投资115亿元。文林学校、实验小学等建成投用,彩虹第二中学、英才学校开工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加速扩张,十三年免费教育启动实施。建成第一人民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市疾控中心综合实验楼。全面二孩政策启动实施,综合医改和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全面推广。圆满完成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各项任务,渭河沿岸全民健身长廊加快建设。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平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2016年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本届政府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回顾四年工作,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我们把握引领新常态,担当务实求发展,埋头苦干打基础,奋力攻坚谋长远,迈出了建设富强人文健康新咸阳的坚实步伐。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四年来,全市经济换挡不失速,调速不减势,年均增长10.1%,经济总量净增加822.4亿元,是2012年的1.5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跨上三千亿、一千亿台阶,是2012年的1.5倍、1.7倍,年均增长11.5%、1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迈过两千亿、跨上三千亿,是2012年的2.25倍,年均增长2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2012年的1.73倍,年均增长14.5%。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税收占比提升到74.5%,比2012年提高4.7个百分点。各项存款和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516.4亿元、1141.8亿元,是2012年的1.6倍、1.8倍。县域经济平均规模达到139.3亿元,较2012年增加46.6亿元,彬县、兴平进入全省十强县,秦都迈入全省五强区,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综合排名中位次前移30位。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四年来,转型升级蹄疾步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一产占比下降,二产稳步提升。能化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从2012年的45.7%下降到32.4%,非能化产业年均增速高出能化产业15.5个百分点。七大工业支柱产业产值达到3285.9亿元,是2012年的1.55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909户,比2012年增加308户。上市挂牌企业42户,78个产品荣获陕西省著名商标。累计专利申请10429件、授权6043件,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两区两园一基地”聚集带动能力显著增强,省级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达到31个。农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达到605.4亿元、366.2亿元,稳居全省第一。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4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238家,年产值500万元以上涉农企业发展到280家,农业机械化率提高到81.6%。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发展迅猛,武功、泾阳被授予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旅游产业高速发展,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12.4%,袁家村、马嵬驿、龙泉公社荣获中国十大美丽乡村称号,“乡村旅游看咸阳”成为一张靓丽名片。

城镇带动明显增强。四年来,城市品质持续提升,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城镇化率达到50.84%,比2012年提高5.63个百分点。大西安(咸阳)文体功能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带动城市形成“三城两带”空间格局,建成区面积扩大到92.1平方公里。下功夫解决路网不合理、交通拥堵问题,建成城西快速干道、文兴西路等主干道路,打通断头路20条,新投放公交车235辆、公租自行车2000辆,新增优化公交线路20条。建成两寺渡公园、文咸广场等一批公园广场,新增绿化面积147.12万平方米,城市绿化率提高到38.35%。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入开展。16个省市重点示范镇和文化旅游名镇累计完成投资106亿元,城乡统筹发展迈出新步伐。

基础建设力度加大。四年来,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开工建成,交通基础设施从瓶颈制约转化为发展优势,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县县通高速,路网里程达到15700公里,路网密度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9倍。咸旬高速、西咸北环线建成通车,咸阳绕城全线贯通,新增高速公路238.7公里,新建改建干线公路240公里、农村公路1800公里,累计完成投资280亿元以上。西宝高铁建成通车,西银高铁启动实施,咸阳全域迈进高铁时代。掀起治水兴水新高潮,累计完成投资81.6亿元。亭口、红岩河等水库加快建设,促进了彬长旬高端能化基地快速发展;渭河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完成,羊毛湾引水、张家山泉群供水等工程进展顺利,解决了155.5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我市被评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信息基础设施跃上全省前三、西部前列,累计完成投资70.2亿元,“光纤入户”工程全面完成,4G移动网络全覆盖,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受到国家肯定。生态环境建设有力加强,投资68.69亿元,实施大气污染治理项目2411个。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巩固提高三年行动加快推进,新建污水处理厂12个,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32万吨。治理水土流失2014.8平方公里,耕地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5.95%,建成国家湿地公园4个。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较2012年下降14.2%,四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超额完成任务。

群众生活更加殷实。稳定脱贫58.03万人,累计搬迁贫困群众62024人。启动实施社会事业发展规划,新建改扩建学校816所,6个县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大职教经验全省推广。建成文化惠民工程563个,“两馆一站”全部免费开放。全民健身工程覆盖1700个行政村,率先向全社会开放学校体育场地。卫生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12.9亿元,每千人床位数由4.9张提高到5.94张。我市被列入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县及县以下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价格比改革前平均下降15%。新农合补助标准由300元提高到440元,累计补助参合农民69.56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9.8%、98%、87%、85%和80%。21.2万城乡低保人员生活得到有效保障,24.2万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4.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共投资209亿元,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15万套,竣工61089套,入住49946套。

各位代表,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四年来,我们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头等大事,民生累计投入达到1163.5亿元,占到财政总支出的82.7%,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加10491元、3849元,城乡群众的家底更殷实、保障更厚实、生活更踏实!

发展活力持续迸发。四年来,我们敢于自我革命,涉险滩、啃硬骨头,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商事制度、市场监管体制及机构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共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44项、下放73项、承接114项,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一元化管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扎实开展,新增各类市场主体94050户;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30亿元,稳居全省第二。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新增外贸进出口企业564户,累计引进外商投资企业393家。平安咸阳建设不断深化,“六五”普法顺利完成,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一干四支”资源整合咸阳模式全国推广,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咸阳模式”全省推广。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崇德包容、尚法创新”咸阳精神深入人心,“大秦故都、德善咸阳”城市品牌影响提升,连续七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年鉴编撰连续两届荣获全国质量综合评比一等奖,郑国渠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大佛寺石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发展软实力进一步增强。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95件、政协提案2389件。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强力整治“四风”。建成市级网上政务中心,积极推广市县镇村四级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五型”政府建设扎实推进。

老龄、妇女儿童、红十字、残疾人等事业全面发展,统计、审计、民族宗教、档案、外事、侨务、对台、地震、人防、邮政、气象等工作有了新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四年取得的成绩,是市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力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群策群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驻咸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汗水浇灌出丰硕成果,奋斗凝结成宝贵经验。回顾四年,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必须始终坚持向中央基准看齐,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阔步前进。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帮民富、解民忧、保民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必须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深入实践新发展理念,抓招商上项目,扩投资增动能,存量调结构,增量优结构,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鼓励创新、尊重创造,敢于打破制约发展的藩篱桎梏,探索构建新机制,厚植发展新优势。必须始终坚持对标管理,树立标杆、严明考核,践行严实作风,扎扎实实,埋头苦干,一抓到底,务求实效。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产业竞争力还不强,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问题多发高发,大气污染问题比较突出,旱腰带生态修复治理成效还不明显,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进一步采取更加严格有力的举措。优质教育、优质医疗与群众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出行堵、停车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改善民生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一些公职人员还存在慢作为、乱作为、不会作为的问题,企业不时遭遇“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投资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提升。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得力举措,努力克服解决。

二、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追赶超越,是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的重要指示,是咸阳今后一个时期的总遵循、总要求和中心任务。分析研判形势,世界经济仍处在缓慢复苏的过程中,我国经济将长期保持L型走势。我市经济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期,新动能短期还不足以对冲煤炭、建材等传统产业下行的压力,经济发展形势仍然比较复杂。正视挑战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市产业多元支撑有力、交通区位优越、发展基础坚实的优势,坚定追赶超越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年初,省委、省政府作出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大西安的重大决策部署。西咸新区由省直管调整为西安代管,涉及秦都、渭城、泾阳、兴平4个县市区15个乡镇街道、60.5万人口。重大体制调整有利于增加群众福祉;有利于咸阳和西安、西咸新区联手发展、协同融合,发挥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支撑新丝路的龙头作用;有利于县域及广大农村参与市场大分工、产业大协作、发展大合作。我们要观全局、看长远,主动融入,加快发展,共同建设大西安,让更多的咸阳群众从中受益。

各位代表,市第七次党代会擘画了今后五年的宏伟蓝图,全市上下人心思进,干事创业热情高涨,咸阳追赶超越其风正劲。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机遇意识,拿出只争朝夕的拼劲干劲,乘势而上,大干实干,一定会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向新的阶段!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和“五个扎实”要求,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型升级,推进创新创业,突出共建共享,矢志追赶超越,力争率先在关中实现协同创新发展、率先在陕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在西部建成经济文化科教强市,年均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生态环境质量高于西部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打造大西安核心区重要板块,加快建设富强人文健康新咸阳。

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速均超过10%。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10%以上,城乡群众同步够格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围绕实现“三个率先、三个高于,打造大西安核心区重要板块”的目标,我们将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积极把握引领新常态,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项目为牵引,加快转型升级,好中求快,又好又快,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产业迈向中高端。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守住社会稳定、安全生产、生态环保底线,以深化改革释放发展红利、以产业升级增强发展动能、以民生改善促进互惠共享,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发展。我们将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以“八个一体”为路径,融合协同,错位联动,借势大西安,对标大西安,融入大西安,共建大西安,为实现追赶超越注入强劲动力。

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创新发展,全力建设西部经济强市。深化各项改革,体制机制更加成熟定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与需求两端发力,三次产业互促并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持之以恒实施工业翻番计划,加快形成“三千五百”产业集群,建设工业强市。做好“粮稳产、果提质、畜集约、菜精细”文章,建设农业十大特色板块,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接二连三”,提升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加快传统农业向优质高效、生态观光现代农业转变。启动现代服务业186专项行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品质化转变。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统揽,实施科技创新六大工程,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奋力进入西部十强市。

二是坚持协调发展,全力推进大西安建设。扎实推进西咸一体化,服务支持西咸新区发展,齐心协力建设大西安。提升主城区国际化水平,主动靠近大西安新轴线,“三城两带”空间格局更加优化,成为大西安核心区重要板块。协同联动、错位发展,把咸阳打造成大西安“粮袋子”“菜篮子”“果园子”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产业配套基地、电商物流基地、生活服务基地。整体融入、全域发展,咸兴武工业走廊支撑力大幅提升,南部实现高端发展;乾县、礼泉、泾阳、三原发展实力显著增强,中部地区加速崛起;支持彬县撤县设市,彬长旬高端能化基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彬长旬跨越发展;淳化、永寿生态优势加速向产业优势转变,实现绿色发展,成为大西安的“后花园”和“天然氧吧”。全面加强交通、水利、电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咸阳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地位更加巩固,推动区域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全力建设美丽咸阳。实行最严格的问责,采取最有力的举措,守护绿水青山、蓝天白云。与西安、西咸新区联防联治联动,实施“防治雾霾天·守护咸阳蓝”五年行动。山水林田湖一体化治理,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8.95%。开展“保护母亲河·澄清泾渭水”行动,打造渭河、沣河生态景观长廊,完成泾河综合整治工程。开展“严控污染源·善待黄土地”行动,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20平方公里,旱腰带生态修复、彬长旬煤矿采空沉陷区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面源污染防治取得积极成效。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推进节地节水节材节能,节水灌溉面积75万亩,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16%、18%。

四是坚持开放发展,全力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打通陆上通道、空中通道、数字通道,促进基础设施大联通。加快设立咸阳海关特殊监管区,推进建设中韩产业园,搭建“茶马古道·丝路臻品”对外贸易平台,精心策划具有国际影响的会展论坛,搭建合作大平台。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并重,引资、引智、引技与引才并重,经济交流与人文合作并重,经济外向度明显提高。

五是坚持共享发展,全力建设和谐幸福家园。加快“法治咸阳”建设,推动社会治理网格化、精准化、高效化。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力争2021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超过4万元、2万元。全面实施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积极引进名校名医院来咸发展,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全面完成二轮修志。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养老服务和社会福利事业,关爱妇女儿童、残疾人,有效解决“三留守”问题,加强社会救助,加快公租房、保障房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建成高质量、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

三、2017年重点工作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之年,是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

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5%和9%左右。

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注重提高质量效益,促进经济稳定向好

力促工业提速增效。细化落实工业稳增长促投资20条措施,全力推进工业发展“3+1111”工程。实施工业总量提升、提质增效、“双创”建设三大行动计划,年内新增规模企业100户。支持100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力争CEC8.6代线项目年底点亮试产,再引进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积极谋划高世代线项目,着力打造千亿级显示器件产业集群。加快大唐彬长二期、煤制乙二醇项目建设,促进彬长-徐州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推进煤炭就地深度转化。实施质量强市和名牌战略,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支持100户企业开展“三品”建设,培育100户高成长型企业。加大龙头型工业项目引进力度,不断提升食品、医药、纺织产业竞争力,带动建材产业绿色转型,培育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提升园区带动能力,重点支持十大园区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加快“两区两园一基地”建设,鼓励大西安(咸阳)文体功能区先行先试陕西自贸区政策,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等国字号创新政策向高新区覆盖。加大对装备制造产业园政策倾斜力度,支持正泰电气及配套企业加快发展,打造西部输配电产业基地。规划建设精细化工园,推动城市周边化工企业退城入园。创新园区建设投融资模式,鼓励发展飞地经济,支持区县联手建设园区,促进市域内园区与西安各类开发区开展合作,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

力促投资量增质优。完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和考核办法,实行“月通报、季点评、半年观摩、全年考核”,全年建设市级重点项目145个(不含西咸新区),总投资1763.78亿元,年度投资593.44亿元。加快银西高铁、修正药业等项目建设,促进秦星新能源客车生产线等项目开工,推进中船重工盾构机和风电设备等项目尽快落地。坚持一手抓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引进、一手抓就业密集型产业项目引进,紧盯国际国内500强、国内行业100强,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北京外迁企业,建立“谋划招引一批、落地建设一批、超前储备一批”工作机制,办好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年会,以大招商推进大发展。扩大融资规模,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加快农村信用社改制,提升融资信用担保能力。加快陕西股权交易中心咸阳孵化基地发展,扶持企业挂牌上市。创新PPP合理投资回报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债权转股权,激活民间投资。

力促消费拉动增强。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开工建设当当网西北电子商务产业园,实施电商十大示范工程。设立物流产业基金,规划建设物流产业园区,建成大熙市医疗器械交易园等项目。围绕吸引大西安消费谋划建设一批专业市场,打造国家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培育研发设计、服务外包等产业,带动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发展。树立全域旅游理念,出台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支持政策,开展乡村旅游升级晋档行动,推进郑国渠水利风景区、乾陵唐文化景区、淳化博物馆小镇等项目建设,鼓励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搭建投融资平台,引进培育高成长性企业。实施“旅游+”战略,促进文化旅游产业与农业、工业、电子商务以及生态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推进医养结合,培育壮大养老健康产业。实施商贸十大质量提升工程,着力打造“一个中央商务区、三个城市级商圈、五个片区级商圈”,发展特色商业街区,激活夜间经济,打造大西安商贸副中心。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严格执行煤炭、建材去产能政策,稳步淘汰僵尸企业。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把房地产去库存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支持农民进城购房,加大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用好资本市场,严控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机构等杠杆率过度增长。认真落实减税政策,压缩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事项,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积极争取直供电、直供气额度,持续为实体经济减负。

推进科技创新。用足用活大西安科技资源优势,建立市校合作机制,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建立新型研发平台、产业技术联盟,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发展。与西安合作建立基金,深化科技金融结合,完善“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实现科技成果大西安研发、咸阳转化。启动实施瞪羚企业认定及培育办法,扶持瞪羚企业领跑新经济。深化军民融合发展,把军工资源密集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产业优势。

推进跨界融合。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陕西实施意见,发挥陕西浩泽、杜克普等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工业大数据平台建设,深化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促进智能制造、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发展。支持中国电子咸阳科技产业园等新型众创空间,推广众创、众筹、众扶、众包新模式,推动产业链跨界嫁接。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做大做强秦云信息公司,打造智慧产业孵化园。

(三)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优化产品产业结构。提高种粮比较效益,确保粮食安全。实施果畜提质增效工程,引导苹果种植向北部优生区集中,打响“马栏红”品牌,提升咸阳苹果市场话语权。支持旱腰带地区发展石榴、酿酒葡萄及酒庄产业,优化果品种植结构。以发展生猪、奶山羊规模养殖为重点,发挥温氏、雅泰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促进果畜良性循环。支持设施栽培,发展精深加工,壮大蔬菜产业。引导茯茶产业健康发展,支持“一村一品”提档升级。

拓展产业链价值链。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引进力度,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发展。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发展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稳步推进土地流转,鼓励发展规模经营。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强化“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发挥现代农业园区示范作用,支持陕西农产品加工贸易示范园(武功园区)建设,拓展农业生态、文化、旅游功能。深化咸·杨农业产业一体化,加强职业农民培养,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溯源体系,推进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

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把建设美丽乡村与发展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和美丽宜居乡村示范创建,加强村庄内部道路、排水、垃圾以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成农村公路300公里。开展农村垃圾治理专项行动,完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让田园风光、农家情趣永驻乡间。把老镇子、古村落、传统民居以及田园生活方式当作发展旅游产业的宝贵资源,让乡村成为纾解“乡愁”的好去处,成为都市人“不如归去”的第一选择。

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脱贫方略,稳定脱贫9.1万人,452个贫困村退出。加大贫困户危房改造力度,加快易地扶贫搬迁,投资13亿元,建成66万平方米安置房、搬迁2.5万人。在所有贫困县开展涉农资金整合,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与贫困户建立稳定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壮大乡村旅游、光伏发电等扶贫产业。加强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不让一个孩子因贫辍学,不让一个困难群众看不了病。激发调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对驻村联户“双包双实现”的考核,推进实施中行定点扶贫“十个一批”,动员更多社会爱心人士参与扶贫,帮助贫困群众早日过上好日子、踏上小康路。

(四)合力建设大西安,全域融入大都市经济圈

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建设大西安核心区重要板块。修编咸阳城市总体规划,加强城市设计。迎接省十六运召开,掀起大西安(咸阳)文体功能区建设新高潮,市民文化中心建成开放,奥体中心、双照调蓄库完成主体建设任务,启动市民服务大厅工程,建成“四纵五横”道路。实施西咸道路交通对接工程,加快地铁1号线二期建设,促进地铁1号线三期今年开工、11号线明年开工,西咸公交卡与西安所有公交线路实现互联互通。实施疏堵保畅工程,新建改建城市支路21条,再投放100辆公交车,让市民出行更便捷。实施改造提升工程,继续推进城市亮化。加强城市改造,推进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解决城市排涝问题,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实施生态增韵工程,做好“林”文章,启动五陵塬40公里林带和渭河10公里林带工程,建设改造一批城市公园,让城市在林中成长;做活“水”文章,渭河生态治理二期7月建成开放,沣河综合整治工程加快推进。深化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深化“多城同创”,确保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功,让城市更美丽、市民生活更舒适。

全域融入都市圈,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制定出台扶持县域经济发展意见,深化争先进位活动,引导县域融入大西安经济圈。破解县域人才、科技、资本要素瓶颈,提升31个省级县域工业集中区聚集承载能力,鼓励县域壮大民营经济、做强特色产业。支持各县市提质改造老城区、拓展扩容新城区。加强县城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停车场等设施,补上县城公共服务短板,做大做美县城。实施扩权强镇,支持旬邑马栏、兴平西吴建设镇级市,引导16个省市重点镇以及文化旅游名镇加快发展,打造一批工业主导型、文化旅游型、商业贸易型特色小镇。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协同联动发展。做好银西高铁和机场-乾县-法门寺等城际铁路开工建设服务保障,推动合凤高速旬邑至凤翔段、银百高速旬邑赤道至陕甘边界段等2条高速公路按计划开工,促进连霍高速兴平西出口开工。继续抓好国道108三原-礼泉段、国道344兴平-武功段以及省道306永寿-彬县段、107省道等8条国省干线公路升等改造工程。加快咸阳高铁客运枢纽站、三里桥枢纽站建设,进一步提升咸阳交通物流枢纽地位。

(五)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

解决环境突出问题。把治霾作为环境保护的头号工程,启动铁腕治霾“1+14”行动方案,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六策并举,标本兼治。扎实推进煤改气、煤改电、煤改热,10蒸吨燃煤锅炉全部拆除,削减煤炭消费175万吨。加大黄标车、老旧车淘汰力度,有效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全面落实建筑工地“六个100%”防尘措施,实行城市道路保洁以克论净。深化工业污染源治理,有效消除焚烧污染。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做到联防联控、联动共治。全面实施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巩固提高三年行动,严格划定渭河生态区,加强渭河违法采砂治理。深入开展旱腰带非法开山采石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把旱腰带打造成大西安的绿色屏障。

推进山水林田湖一体化治理。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全面完成国有林场改革任务,开工建设双照绿林、兴北绿林工程,完成营造林30万亩,绿化道路300公里。发展壮大苗木花卉产业,把咸阳打造成西部苗木花卉种植销售集散地。全面推行河长制,确保每条河流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积极推进柔性治水,做好东庄水库、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服务保障,加快亭口、柏岭寺水库建设,启动泾河综合整治工程,建成渭河古渡、泾河湿地,支持农村开展涝池湿地建设试点。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严守耕地红线,推进土地集约节约高效利用,严查违法用地,保护土地资源。

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严格执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规定,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离任审计,从严落实环保工作责任。严格执行环评制度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坚决杜绝新的污染项目。建立市县镇村四级环境监管网格化体系,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鼓励群众举报环境违法行为,严查环境违法案件,让污染企业和污染行为无所遁形。

(六)深化各项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抢抓<敏感词>机遇,提升经济外向度。发挥区位、文化、产业“三个优势”,推动建立大西安文化旅游产业联盟,搭建文化旅游对外交流平台,提升文化旅游魅力。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吸引更多韩资企业在中韩产业园发展,推进中哈咸阳纺织工业园区建设,支持纺织、食品、能源、建材等产业“走出去”,拓展苹果、茯茶等产品海外市场。扩大对内对外“双向开放”,力争新增进出口企业30户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30亿元。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壮大民营经济。理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全面完成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全面放开民营经济投资领域。一手抓国内知名民营企业引进,一手抓本土民营企业培育壮大,积极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设立过桥基金,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再梳理下放、调整一批审批和管理事项,在彬县、泾阳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全面推行行政许可标准化。加强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动态管理,不断优化办事流程。推进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和“多证合一”等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快实体和网上政务中心建设,推行市县镇村四级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吸引集聚更多优秀人才。优化投资发展环境,严肃查处强揽工程、吃拿卡要、沙霸土霸等违纪违法行为,坚决斩断伸向企业的黑手。

(七)增进民生福祉,着力提高群众获得感

聚焦群众关切,办好民生实事。投资100亿元,继续为群众办好30件惠民便民实事,全力推进扶贫解困、生态环境治理、交通出行、公共服务、改善生活条件、教育保障、社会保障等实事按期完成。强力推进停车场建设,加大财政支持,拓宽投资渠道,改造与新建相结合,优先解决老小区、商场、学校、医院停车难问题,开工统一广场东和高铁站地下停车场。开展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试点和电表、水表改造,让市民生活更方便。建成秦皇北路、咸北大道、城西快速干道输水工程,让更多市民喝上优质饮用水,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聚焦服务均等,发展社会事业。全市所有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加快彩虹第二中学、英才学校、新渭城中学、西安交大高新学校以及市特殊教育学校等项目建设,完成172所学校及34所公办幼儿园新建改扩建任务,普惠性幼儿园超过65%。鼓励发展教育联盟,创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加强校长及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深化综合医改和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市中心医院医技住院楼以及2个县中医医院、2个县妇幼保健院、11个县镇卫生院综合楼项目加快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和精品文化项目,加强文物保护。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加快咸阳职院、实验中学等体育场馆建设,全面建成渭河健身长廊工程,积极备战省十六运。

聚焦普惠共享,做好兜底保障。投资40亿元,建设61.67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新增城镇就业4.9万人。推进城乡医保整合,启动实施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加快市老年服务中心建设,继续加强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支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优化计生健康服务,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和残疾人,加大对城市贫困人口的帮扶救助力度。

聚焦平安和谐,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认真开展“七五”普法。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引导移风易俗,解决高价彩礼问题。深化平安咸阳建设,创新社会治理,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完善社会矛盾预防和排查化解综合机制,提升信访工作水平,开展“四反十打”活动。规范“小饭桌”管理,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深化安全生产“三防三抓三严”,开展安全生产全员“大培训、大练兵”活动,全面查隐患,坚决防事故,全力保安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不遗余力暖民心,真心诚意办实事,让人民群众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政府系统将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断增强“四个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持之以恒推进“五型”政府建设,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强化思想解放,始终做到与时俱进。持续加强学习型政府建设,引导广大公职人员不断解放思想,站在秦岭之巅谋发展。强化“咸阳就是大西安核心区重要板块”的意识,主动融入大西安,主动对标大西安,不断拉升工作标杆,以国际化视野、国际化水准建设管理城市、推进咸阳发展。

强化法治思维,始终做到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以及舆论监督、社会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发挥咸阳研究院作用,提高政府决策的法治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积极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及结果公开,不断深化政务公开。坚持依法行政,做到机构职能、权限责任法定化。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推进公正、严格、文明执法,不断提升法治型政府建设水平。

强化实干精神,始终做到务实担当。顺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多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添福祉,建设服务型政府。落实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激发调动广大公职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展行政效能提升年活动,每季度通报一批典型案件,坚决治庸、治懒、治散,下决心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双包双沉”活动,完善对标管理,健全绩效评估和督查问责制度,树立起雷厉风行、执行有力、规范高效的务实型政府形象。

强化廉政建设,始终做到廉洁从政。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推进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办力度,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全力打造纪律严明、风清气正的廉洁型政府。

各位代表,咸阳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追赶超越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苦干实干、撸起袖子加油干,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为建设富强人文健康新咸阳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 咸阳市数据局

网站标识码:6104000004 技术运维电话:029-33123036 网站地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001号

陕ICP备2023008748号-1

咸阳市政府网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