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县202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4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4年2月1日在武功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武功县财政局局长 马 斌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县202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财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加压奋进、实干争先,全力以赴组织收入,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兜牢兜紧“三保”支出底线,集中财力办大事、保重点,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2023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962万元,较上年增长1.5%,剔除财政体制变革影响,较上年同口径增收2,155万元、增长12.9%。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2,211万元,非税收入完成4,751万元。
2023年全县收支平衡情况: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962万元,加上中省市补助收入257,150万元,上年结转3,631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914万元,一般债券转贷收入10,193万元,调入资金3,658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总计292,508万元。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完成290,29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9.90%。收支相抵,累计结余2,216万元,全部结转下年使用,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2023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9,404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加上上级补助收入2,507万元,政府专项债券收入53,000万元,调入资金2,556万元,上年结转3,557万元,政府性基金总收入总计71,024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64,834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6.4%,加上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调出资金、上解支出等3,701万元,支出总计68,535万元。收支相抵,结余2,489万元,结转下年使用。
(三)国有资本经营收支情况
2023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58万元,其中上级补助收入158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支出158万元,其中调出资金158万,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
2023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56,151万元,较上年增长20.7%,增收9625万元,加上上年结余38,347万元,收入总计94,498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54,028万元,较上年增长21.7%,增支9,631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7,509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6,519万元。年末滚存结余40,470万元。
(五)全县政府债务情况
2023年,上级下达我县一般债务限额65,400万元,截至年底,全县一般债务余额56,710万元,其中当年新增一般债券8,500万元,再融资一般债券1,693万元,未超过下达限额。
2023年,上级下达我县专项债务限额105,100万元。截至年底,全县专项债务余额104,102万元,其中当年新增专项债券53,000万元,未超过下达限额。
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二、2023年财政管理和改革情况
(一)聚焦组织收入,开源挖潜,夯实财源基础
一是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加强与税务等执收部门协同合作,建立健全定期联系沟通机制,及时掌握重点企业、重大税源的发展变化,积极作为,挖潜堵漏,严防跑冒漏滴,切实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精准发力挖掘非税收入潜力,多渠道增加财政收入。二是积极涵养税源。积极落实中小微企业缓税、增值税留抵退税、小规模企业免征增值税等政策,2023年全县累计减免退缓税费5,099万元,为激发市场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及时兑现落实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资金,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做强做优,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快实体经济发展,努力培植新的税源增长点。三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紧盯国家政策导向,强化政策研究,抢抓发展机遇,科学谋划医疗卫生、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专项债券项目6个,争取资金63,193万元,其中:一般债券资金10,193万元,专项债券资金53,000万元,为历年之最。
(二)聚焦重点项目,统筹财力,强化服务保障
一是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坚持把支持科技创新摆在公共财政的重要位置,持续加大财政投入,为推动县域科技创新发展蓄势赋能。投入1,060万元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投入1,722万元支持工业转型升级,为提升企业技术改造、创新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资金保障。有力推动了科技创新及高新技术产业在武“开花结果”。二是积极助力乡村振兴。积极筹措落实资金,全方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投入3,210万元兑现耕地地力保护、种农机具购置等补贴,投入907万元支持农业防灾减灾及灌区配套建设,投入8,213万元衔接资金支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三是全力支持生态环境改善。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投入7,446万元兑现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取暖补贴,投入8,921万元用于治污降霾,投入4,305万元支持渭河水毁修复加固工程、城区污水管网改造、漆水河农贸园防洪等工程。四是倾力支持县域重点项目建设。科学统筹调度资金,全力支持全县重点项目建设。投入14,539万元支持人民路西延段、双拥路雨污分流、长河路公路、老旧小区等53个基础设施改造,全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三)聚焦民生改善,全力以赴,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强化教育投入。投入52,484万元落实义务(学前)教育和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支持实施营养餐改善、危旧校舍改造等工作。二是支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投入1,665万元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基本药物制度综合补偿资金等工作,用心用情把卫生健康事业办实办好。三是支持社会保障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集中财力全力做好社会保障工作。投入78,150万元实施就业服务保障、养老服务保障、困难救助对象保障、残疾人保障、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等工作,全面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四)聚焦财政改革,规范管理,提高治理效能
一是有效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全力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将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制定债务清偿计划,确保债务按期偿还,防止逾期风险。2023年化解隐性债务1,445万元,风险总体可控。二是加快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结果运用,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借助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全县188个预算单位进行绩效目标管理,实现了绩效目标管理的全覆盖。对2023年度财政重点支出进行了绩效评价,强化评价结果运用,促进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相融合。三是积极开展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坚持“不唯增、不唯减、只唯实”的评审理念,扎实推进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切实当好财政资金的“把关人”。2023年,累计完成投资审核项目36个,送审金额7357万元,审定资金6524万元,审减金额833万元,审减率11.32%,有效节约了财政资金。
(五)聚焦财政监管,强化监督,提升依法理财水平
一是稳步推进预决算公开工作。扎实开展2023年度部门预算公开、2022年度部门决算公开,对2021年度部门决算2022年度部门预算工作进行了“回头看”,重点突出“三公”经费、重点领域财政、财政绩效管理相关信息,努力打造“透明”“阳光”财政。二是扎实开展财会监督工作。扎实有序推进财会监督专项行动,聚焦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地方政府债务、财政暂付款等9个方面问题开展监督检查,不断提升全县财会监督工作效能。三是强化预算执行监督。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充分发挥“大数据”分析作用,加强财政重大决策收支穿透式管理和预警,切实提升政策效能和资金使用的精准性、有效性。四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完成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融入预算一体化系统工作,实现会计核算与资产管理的双向控制,建立全口径国有资产管理数据,夯实国有资产管理基础。预算绩效管理和落实重大政策等方面工作走在省市前列,分别获财政部和省财政厅600万元和500万元的奖励。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的结果,是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当前财政工作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是:受国际经济局势动荡、房地产市场低迷等因素叠加影响,地方财政收入新的增长点未凸显;加之上级可支配财力减少;“三保”等其他刚性必保支出不断增加,收支矛盾仍日益突出。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努力加以解决。
三、2024年预算草案
(一)财政收支形势分析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财政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当前,世界经济处于恢复期,国际贸易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增速的总体趋势放缓;国内消费增速回落,海外经济增长放缓拖累出口,新兴产业产能过剩,全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全县工业基础薄弱,骨干税源企业较少且规模不大,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存量债务化解等都需要增加支出。但同时,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产业链完整,经济增长势头好、韧性强,高质量发展活力足、改革开放红利多、宏观政策空间广,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在不断积累增多,为我县经济发展带来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2024年预算安排的总体要求
2024年预算安排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奋勇争先、实干为民”为主题,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严格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足额安排刚性支出,强化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管理绩效,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加快建设“三强四美”现代化新武功提供坚实的财政支撑。
(三)2024年预算安排
1.一般公共预算安排
2024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060万元,较上年增长6.5%,加上上级补助收入218,724万元,上年结转2,216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为239,000万元。
2024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6,348万元,加上上解上级支出1,719万元、一般债券还本支出933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为239,000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
2024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17,080万元,上年结转2,489万元,收入总计19,569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19,569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
因我县国有企业没有利润等收入,故2024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未安排。
4.社保基金预算安排
2024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58,192万元,加上基金滚存结余40,470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总计98,662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53,585万元,其中:城乡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9,132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4,453万元,年末滚存结余45,077万元。
四、2024年主要工作
(一)突出抓好财源建设,切实做大经济总量。一是加强综合治税力度。积极与税务部门沟通联系,定期深入重点企业走访调研,及时协调解决收入征管工作中问题,确保收入均衡入库。加大对非税收入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二是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紧盯国家政策导向,强化政策研究,主动与发改、住建、农业农村、水利、教育、卫健等部门联系,积极赴省进市汇报对接,积极争政策、争资金、争项目,设立项目建设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支持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工作。三是加大税源培植力度。全面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退税降费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引才育才支持力度,统筹安排各类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支持全县重点行业壮大,努力培植新的税源增长点。
(二)大力实施“提级行动”,激发创新动能。一是支持科技创新。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财政科技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设立科技创新专项500万元全方位支持企业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引进,支持产品创新、工艺改造、质量提升,为全县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二是加快高新区建设。发挥财政资金引领带动作用,推动武功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支持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聚集,推动高新区优化整合,为武功高新区发展提供财政动能。三是加快工业化进程。完善财政奖补政策,配合使用金融资金,提升全县工业发展资金使用效益,支持重点产业入圈强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数字产业赋能聚链,促进全县工业经济平稳发展。四是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支持武功古城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支持文旅投资运营主体落地武功,支持武功八景打造、特色节会举办、旅游品牌宣传推介等工作,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三)积极实施城乡融合发展,推动要素合理配置。一是推进乡村振兴。坚决贯彻“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强化县本级投入保障,逐步提升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支持做好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支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持联农带农帮农体系建设,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二是推进城乡均衡发展。精细统筹财力,支持渭大公路、樊何公路、苏武大道北延段、人民路西段等工程建设,支持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支持“一镇一品”创建,支持村容村貌整治等工作,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三是支持做强跨境电商。研究制定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孵化中心建设、跨境电商仓储物流建设等扶持政策,支持外贸企业应对全球贸易发展新变化,主动融入双循环格局,抢占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新风口。
(四)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一是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足额保障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支持新增公立幼儿园、武功中学、义务教育薄弱校舍改建等项目建设,支持在职教师的岗位培训、骨干教师提高培训等,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全面发展。二是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积极兑现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技能鉴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促进重点人群创业就业。三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发挥财政资金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作用,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落实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残疾人两项补贴保障机制,落实优抚抚恤、城乡低保等政策,切实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四是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加大财政资金保障力度,支持推进县中医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县疾控中心等项目建设,支持健康武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五是支持绿色发展。坚持资金投入同污染防治攻坚任务相匹配,落实绿色发展资金预算安排,支持大气污染防治、清洁取暖等工作,支持河道整治、废弃矿山修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工作,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五)全力防范化解风险,坚决守牢安全底线。一是兜牢兜实“三保”底线。预算优先安排、足额保障,从源头上全力保障“三保”支出不留缺口;严控预算追加,集中财力做好“三保”工作;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时掌握“三保”政策落实情况,切实提高风险防范的前瞻性、主动性。二是防范债务风险。严格在政府债务限额内合规举债,坚决遏制增量债务;通过加大预算安排、及时盘活存量资金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化解存量债务。三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思想,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不动摇,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的支出,严控“三公”经费,把宝贵的财政资源腾出来改善基本民生和支持市场主体发展。
(六)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提升财政监管水平。一是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优化税制结构,积极推进市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二是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前移绩效关口,对立项依据不充分、实施条件不具备的项目不予安排;对绩效目标与资金不匹配、不明确的项目,大幅削减预算资金;将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三是规范政府购买服务。坚持先有预算、后购买服务的原则,对预算未安排的事项,不得开展购买服务;对不符合有关管理要求的服务事项,坚决不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畴。
各位代表,青松寒不落,碧海阔逾澄。展望新征程,我们深感责任在肩、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监督支持下,在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奋勇争先创佳绩,实干为民谱新篇,为建成“三强四美”现代化新武功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