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IPV6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财政资金>县市区预决算及三公经费

关于咸阳市秦都区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时间: 2023-02-24 15:50:00
来源:
【字体: 打印
索引号 000014349/2023-00029 主题分类 财政
文号 发布机构 秦都区人民政府
公开日期 2023-02-24 15:50:00 有效性
主题词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区十八届人大第二次会议报告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

一、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全区财政工作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特别是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经济下行、新冠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围绕财政工作目标,挖掘财税增收潜力,紧抓组织收入工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力保障重点支出,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增强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了财政职能作用,各项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1211万元,同口径下降0.7%(含留抵退税9122万元)。收入分科目完成情况:工商税收完成41474万元,较上年减收3995万元,同口径下降8.8%。耕地占用税、契税完成35487万元,较上年减收6312万元,同口径下降15%。非税收入完成24250万元,较上年增收8923万元,同口径增长58%。

基金收入5054万元。

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5934万元,较上年增支19303万元,同口径增长7.2%;按功能科目划分:

1、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2005万元;

2、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104万元;

3、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3131万元;

4、 公共安全支出4929万元;

5、 教育支出77183万元;

6、 科学技术支出475万元;

7、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600万元;

8、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7617万元;

9、 卫生健康支出31768万元;

10、节能环保支出2244万元;

11、城乡社区支出32639万元;

12、农林水支出8354万元;

13、交通运输支出2331万元;

14、商业服务业支出537万元;

15、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6828万元;

16、住房保障支出11716万元;

17、债务付息支出2160万元;

18、金融服务支出35万元;

19、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63万元;

20、债务发行费用支出15万元;

21、其他支出100万元。

基金支出199437万元。

(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44405万元,增长19.4%;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完成33688万元,增长19.9%。

二、2022年财政主要工作

(一)强化措施,做好财政税收收入组织。

持续加强收入征管精细化管理,严格依法征税,做到应收尽收,做大财政税收收入增量。挖掘工商税收潜力,夯实税基,培植财源;加大耕契两税征收力度,对新引进项目土地招拍挂和重点商业楼盘等进行实时监测,确保耕契两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强化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杜绝坐收坐支等违规行为,增强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财政平稳运行。

(二)优化结构,做好财政资金支出保障。

突出结构调整,盘活存量,用好增量,进一步缓解财政收支矛盾,切实保障各项支出。硬化预算约束,牢固树立政府长期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缩非刚性、非重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优先保证“三保”支出;充分发挥好中央直达资金的作用,进一步强化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快速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

(三)注重效益,做好财政资金绩效管理。

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将绩效观念和绩效要求贯穿于财政管理的各个方面,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切实增强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把有限的财政资金分配好、使用好、管理好。

(四)严守底线,做好政府债务风险管控。

我区通过制定《秦都区隐性债务化解实施方案》,认真落实化债任务举措,督促项目单位合理安排资金使用,加强资金管理,顺利如期化解债务;紧盯债务限额,严格控制新增债务规模,防范债务风险发生;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优化投向结构,扩大有效投资,用好地方专项债券;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切实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推进政府融资平台建设工作,科学高效管理政府债务问题,促进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3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加强财政资源统筹,调整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实现财政收支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一般公共预算安排草案

根据2023年全区经济形势和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为105300万元,较上年同口径增长4%。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105300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78071万元,减:上解支出10371万元,2023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计划173000万元。

(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草案

2023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计划42503万元,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计划35759万元,增长6%。

四、2023年财政工作重点

2023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以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巩固提升财政服务大局和保障发展能力为重点,坚持稳中求进、攻坚破难,全面深化财政改革,切实加强财政管理和服务,助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夯实财源基础,保障财政平稳运行。一是加强财税征管,做大做强财政收入。积极应对经济下行、疫情及减税降费政策等因素影响,认真分析收入形势,科学研判,提高收入征管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财税职能作用,强化税源培育举措,大力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挖掘潜在税源、开发增量税源,做到既抓住重点税源,又管好中小税源,力争应收尽收,进一步夯实税源基础。二是积极向上争资,有效缓解财政压力。积极争取新增债券资金,保障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发挥政策资金导向功能,做好项目的有序申报,谋划一批优质项目,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全力缓解财政平衡压力。三是盘活存量资金,推进项目支出进度。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盘活财政结余结转资金,清理各领域“沉睡”资金,加快项目支出进度,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兜牢“三保”底线,优化支出保障重点。一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将政府过“紧日子”作为部门预算管理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建立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规范“三公”经费管理,优先保证“三保”支出。二是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加强财政统筹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做到有保有压、以收定支、保障重点,取消不必要的项目支出,从严控制新增项目支出,强化预算执行刚性约束,加大存量资金和闲置资产的盘活力度,集中有限财力全力保障重点领域刚性支出。三是切实兜牢“三保”底线。按照“三保”保障清单,足额编列“三保”预算,加强“三保”预算审核,落实“三保”预算执行监控,确保“三保”预算不留缺口,支出及时足额兑付。

(三)加强财政管理,提升科学理财能力。一是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健全财政支出标准体系,推进项目库建设和加强预算评审,完善能增能减、有保有压的预算分配机制,转变预算理念,破解预算固化格局,增强财政统筹保障能力,提升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二是加强债务风险防控。强化地方政府债券“借、用、管、还”的全链条、全方位管理,严格落实到期政府债务偿债责任,坚决防范债券违约风险。完善政府债务动态监测和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坚决杜绝新增隐性债务,大力化解存量债务,确保政府债券资金使用高效、风险总体可控。三是强化财政监督和绩效管理。健全财政直达资金监管制度,提升直达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确保直达资金的落实使用“一竿子插到底”,切实发挥资金惠企利民实效。深入推进事前绩效评估和绩效目标评审相结合的预算源头管理,开展部门重点项目绩效运行监控,对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开展全生命周期跟踪评价,深化监控和评价结果运用,以最小化的财政投入实现最优化的社会资源配置。四是依法接受预算审查监督。积极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全面落实人大各项决议,及时向人大报告财政预算和财税政策落实情况以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配合做好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使用;加大预决算信息公开力度,积极打造阳光财政。

2023年,财政工作任务复杂而艰巨,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狠抓收入组织,严格支出管理,增强服务保障能力,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为的担当,推进财政事业持续发展,为秦都各项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 咸阳市数据局

网站标识码:6104000004 技术运维电话:029-33123036 网站地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001号

陕ICP备2023008748号-1

咸阳市政府网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