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门主要职责
根据《中共咸阳市委关于印发<中共咸阳市委党史研究室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咸办字[2001]139号)和《关于给市委党史研究室设立宣传教育科的批复》(咸编办发[2010]41号),我室主要职责为:
1、负责组织征集整理咸阳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党史资料;进行党史研究,编纂出版咸阳地方党史、党的大事记及重要党史人物传记等专著。
2、组织全市党史部门开展咸阳地方党史研究工作,科学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咸阳服务。
3、负责完成省委党史研究室分配给咸阳市的党史资料征编和专题研究及其他工作任务。
4、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职能,充分运用党史资料和编研成果,采取多种形式,对党员干部和广大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为促进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服务。
5、负责审核涉及咸阳地方党史的革命纪念馆、英烈展览馆的布展内容和拟公开发表或出版的文章、报刊、书籍、影视作品等。
6、负责对各县市区党史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协调,代市委审查各县市区上报的有关党史资料。
7、了解、掌握全市党史工作的情况和问题,总结经验,交流信息,及时向党委或有关部门反映并提出建议和意见。
8、承办市委和上级业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2017年度主要工作任务及目标
2017年,我室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和党史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加大党史资料征编力度,深化党史研究,拓宽党史宣教渠道,加强党史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咸阳党史工作科学化水平。
1、加紧编撰基础著作。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加紧修改完善《中国共产党咸阳历史》第二卷初稿,力争年内将送审稿报省委党史研究室阅审;继续开展《中国共产党咸阳历史》第三卷专题征编工作,为三卷编撰打好基础。
2、深化党史专题研究。围绕党史基础著作的编写,重点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新时期咸阳党史的专题研究;有计划地开展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著名党史人物研究。
3、出版发行党史读物。编辑出版《社会主义时期咸阳党史资料专辑》(三)一书;与旬邑县委党史研究室联合出版《关中风云》画册;做好《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一书的发行宣传工作。
4、加大资政研究力度。围绕咸阳党的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战略课题和带有根本性、长期性的问题开展研究,撰写理论文章、课题报告,重点加强对马栏革命传统的研究,为党委、政府提供资政参考;围绕我市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及文化事业,深入研究咸阳红色旅游发展、党史文化利用等问题,发挥党史资政职能。
5、深入征集党史资料。加大重大党史事件、重要党史人物档案资料、口述史、回忆录的征集力度;抓紧征集一批担任过领导职务的老干部及重大党史事件经历者留存的党史资料、口述史资料和影视资料,弥补文献资料的不足;抓紧改善党史资料保管、利用条件,提高党史资料工作电子化、网络化水平。
6、开展党史纪念活动。围绕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渭北革命根据地建立85周年等重大事件,配合省市有关部门开展宣传纪念活动。同时,深入开展党史“六进”活动,加强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党史知识普及力度。
7、拓展党史宣教平台。继续办好“咸阳党史”网站和《咸阳党史》杂志,着手创办“咸阳党史”微信平台,巩固和拓展党史宣传阵地。
8、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继续有针对性地抓好全市党史干部的业务培训工作,进一步深化业务提升,培养业务骨干。
三、部门预算单位构成及经费管理方式
我室为一级财政全额拨款预算单位,财务独立核算。人员经费是按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政策标准核定,日常公用经费是根据机构正常运转和日常工作任务需要测算,项目经费是围绕本年度工作目标及任务,按照实际工作需要,本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进行编制。经费管理方式按照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进行预算和支出管理。
四、部门基本情况
我室现有行政在编人数11人,工勤人员1人(不占编制)。
五、2017年预算收支说明
1、2017年收入预算总计167.65万元,均为公共预算拨款收入。
2、2017年度公共预算拨款支出共计167.65万元。基本支出142.65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112.80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18.85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1.00万元。项目支出25.00万元。项目支出与去年相同。与2016相比, 支出预算增加了11.05万元,全部为基本支出的增加,主要用于人员工资福利及日常公用经费支出,项目支出预算无变化。
3、2017年“三公”经费预算1.2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预算和公车运行维护费无预算,公务接待费1.2万元,与上年持平。会议费预算1万元,培训费4万元。
4、机关运行经费。2017年党史研究室机关运行经费财政拨款预算18.85万元,比2016年预算增加12.75万元。主要是日常办公经费和日常公务支出的正常增加。
5、2017年度无政府采购项目预算安排。
6、专业名词解释。部门应对预算说明及预算报表中的专业性较强的名词予以解释。
(1)“三公”经费:是指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支出。
(2)行政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公用经费,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7.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2017年我单位机关运行经费16.01万元,比2016年预算增加2.21万元,增长16%,主要是因为2017年部门预算人员经费标准提高,经费支出相应增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