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IPV6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财政资金>市级部门预决算>财政预算>2016年

中共咸阳市委宣传部2016年度部门预算说明

时间: 2016-03-22 10:33:53
来源: 中共咸阳市委宣传部
【字体: 打印
索引号 126104007700221260/2016-00152 主题分类 其他
文号 发布机构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开日期 2016-03-22 10:33:53 有效性
主题词 咸阳市 市委宣传部 2016 预算 说明


一、部门主要职责

根据省委、省政府批准的《咸阳市市级机构改革方案》和咸办字[2001]139号(中共咸阳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共咸阳市委宣传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中共咸阳市委宣传部是市委管理意识形态方面工作的工作机构。

1、根据省委宣传部和市委的安排部署,制定和实施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任务、政策和措施,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服务。

2、指导全市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和市级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的工作,协调全市宣传工作的步调。

3、指导、组织全市理论学习、理论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承担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服务工作;指导市委理论讲师团的工作。

4、负责引导社会舆论,把握正确导向,指导、协调全市新闻工作,并在政治方向和方针、政策方面实施领导。

5、宏观管理精神产品的生产,指导、协调全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出版、文物工作。

6、部署全局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开展调查研究,掌握思想动态,提出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配合市委组织部做好党员教育工作。

7、安排部署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指导协调群众性创建活动。组织实施全市文明单位和先进个人的检查、评审和命名表彰。

8、负责全市对外宣传工作,组织对外宣传重大活动,协调并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国内、境外来访记者的接待管理工作,归口管理、统筹协调互联网上的新闻宣传工作。

9、指导、协调市文联、市社科联和有关新闻出版、社科理论、文化艺术等专业性群众团体的工作。

10、协助市委组织部对全市宣传系统各部门、单位(含各县区市委宣传部)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了解、考察,并提出任免意见。审批市级宣传系统独立科级单位的正职领导干部,县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任免须经市委宣传部同意,任免后报市委宣传部备案。

11、主管并负责全市新闻系列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干部的职称评审工作。

12、承办市委和上级业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2016年度主要工作任务

2016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按照“123456”的总思路,围绕“建设富强人文健康新咸阳”这一目标,突出“建设文明咸阳、打造文化强市”两大重点,充分发挥“宣传引导、人文教化、助推发展”三大职能,着力抓好“理论武装、舆论引导、文明建设、文化振兴”四大要务,强势推进“解放思想先导工程、咸阳形象提升工程、文明城市创建工程、时代典型激励工程、文化品牌打造工程”等五大工程,努力在深化理论学习、强化舆论引导、扩大对外宣传、繁荣文化建设、培育核心价值、推进文明创建等六个方面实现新突破,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打好理论武装阵地战,在凝聚思想共识上实现新突破。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重点,着力抓好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论、新思想、新战略重大主题宣传宣讲活动。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总揽,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引领作用,抓好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依托“咸阳论坛”、“咸阳大讲堂”、“美丽咸阳宣讲”等平台,通过“送理论下基层”、“送图书进万家”等手段,推动重大理论及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深入人心。要强化思想政治引导,加强对重大现实问题、重大思想理论、重大实践总结的研究,全面抓好政策宣讲、形势宣讲、理论宣讲和解疑释惑等工作,巩固全市上下团结奋进的思想政治基础。

二是打好舆论引导立体战,在营造发展氛围上实现新突破。始终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聚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建设“富强人文健康新咸阳”战略任务,围绕经济、社会、政治、生态、民生等方面高端策划,集中做好重大主题宣传、成就宣传、经济宣传、典型宣传,着力加强新闻发布、媒体问政和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汇聚正面宣传的正能量。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融合发展,促进事业与企业分开、采编与经营分开,实现网上网下、立体多样的宣传格局,推动广播电视事业和新兴传媒产业可持续发展。要严格落实我市舆论引导工作“四大机制”,加强网上网下舆情舆论的分析研判,加强对微博、微信、论坛、贴吧等网络平台的监督管控,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宣传干部的综合培训,进一步提升舆论引导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打好对外宣传升级战,在扩大城市影响上实现新突破。以咸阳精神和城市品牌为重点,着力加强城市形象外宣推介工作。继续加强同央视、陕文投等中省主流媒体和大型文化集团的合作,对咸阳城市形象进行集中打包、全景推介,修订再版《美丽咸阳》外宣丛书,持续策划《美丽乡村》、《文明密码》、《走遍中国》等大型主题外宣节目,讲好咸阳故事、传好咸阳声音、打好咸阳品牌、树好咸阳形象。大力推进文化外宣、旅游外宣,面对丝路沿线、关天地带、省内外重点城市,广泛开展文化文艺交流活动和文化旅游推介活动。特别是抓住用好《芈月传》热映、《大秦帝国》(第三部)即将公映的良机,通过举办外宣活动、策划主题栏目等形式,不断提升咸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是打好文化建设主攻战,在彰显咸阳符号上实现新突破。确定2016年为“文化建设加强年”,以挖掘和彰显“秦文化”为主线,通过文艺创作、主题论坛、文化外宣等形式,深入挖掘、广泛推介咸阳文化元素。围绕“商鞅变法”、“横扫六合”、“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以及“秦直道”、“郑国渠”等题材,联合中省大型文化集团,打造一批“秦文化”精品力作。搜集、挖掘、整理村落文化、古镇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加强重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加快建设“秦文化”主题公园,编辑出版历代文人咏咸阳诗集,并结合创文工作在城市形象上充分体现秦文化。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民间文化团体扶持力度,加大公共文化服务购买力度,抓好全国第十一个文化艺术节承办工作,推动全市文化建设繁荣发展。

五是打好价值培育持久战,在引领全民信仰上实现新突破。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深耕厚植、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以“德善咸阳、筑梦中华”为主题,持续推进以社区为主攻方面的基础工程、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载体的提升工程、以评优树模为导向的引领工程,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机关、进企业、进村镇、进社会、进校园、进家庭“六进”活动不断深入,力争全省核心价值观进校园等现场会在咸阳召开。不断深化“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最美咸阳人”主题实践活动,广泛开展“最美人物”、“道德模范”、“孝子孝媳”、“身边好人”系列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不断净化优化社会风气。大力推进“中国梦”、“家风孝道”、“传统文化”系列教育活动,在全社会着力形成价值引领、信仰立身、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

六是打好文明创建攻坚战,在提高人文素质上实现新突破。按照“一年强基础、两年求突破、三年促达标”的思路,把2016年作为“创文工作攻坚年”。认真学习借鉴河南几个地市、特别是许昌市的创文经验,进一步明确目标、细化任务、夯实责任,全面加强群众发动,全面加强考核奖惩。要持续抓好创文公益广告宣传和氛围营造,不断提升市民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扎实开展“垃圾不落地、咸阳更美丽”主题活动、“城市环境大提升、市民素质大提升、文明风尚大提升”系列活动,持续开展文明机关、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校园以及各类区域性、行业性、系统性、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推进城市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素质、倡导文明新风。严格实行创文工作动态管理机制,切实加强考核奖惩和问责追责,确保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深入推进。

三、部门预算单位构成及经费管理方式

我部经费由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人员经费和项目经费构成,其中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是根据机构正常运转和日常工作任务需要测算,人员经费是按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政策标准核定,项目经费是围绕本年度工作目标及任务,按实际工作需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进行编制。经费管理方式按照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进行预算和支出管理。

四、单位人员情况说明

市委宣传部设秘书科、干部科、宣传科、文教科、理论教育科、新闻科(市委通讯组)、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市委理论讲师团、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共9个机构。编制数38人,其中行政编制28人、实有24人,事业编制10人、实有2人,离退休干部9人。

五、2016年预算收支情况

2016年收入预算总计425.15万元,均为公共预算拨款收入。

2016年支出预算总计425.1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75.15万元,包括工资福利支出173.19万元,日常公用经费支出40.32万元,对个人家庭补助支出61.64万元;项目支出150万元。

2016年“三公”经费预算16万元,较上年下降1.5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14.5万元,与上年度持平,主要原因是2016年将举办多场次对外宣传活动,旨在提升咸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公务车辆运行费1.5万元,较上年下降1.5万元,主要原因是市级公车改革后,单位实际车辆减少; 无因公出国(境)经费预算。


预算编制单位:中共咸阳市委宣传部

起草人:王斌  审核人:郭群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 咸阳市数据局

网站标识码:6104000004 技术运维电话:029-33123036 网站地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001号

陕ICP备2023008748号-1

咸阳市政府网
微博